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经贸研究

政府支持,创新发展 湖南中小企业突破疫情重围
2020-04-20 16:53:20   来源: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作者:

政府支持,创新发展湖南中小企业突破疫情重围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到32%,严重程度可能超过200

                 政府支持,创新发展

湖南中小企业突破疫情重围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缩水13%32%,严重程度可能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发生衰退,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疫情对制造业甚至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对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影响则尤为明显。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严重打击,外贸新订单取消或减少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

一.新型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影响

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往往作为大型企业的配套供应商或服务商参与到生产中,是制造业的关键环节。在经济下行和行业发展本身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与因为行业准入、融资受限、科技创新、受上下游的制约,本身生存能力较弱,因为疫情的影响,给制造业中小企业带来的较大的困难。

一是资金短缺。开工难、复工率低,但厂房租金、工资、利息等必须支出,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另因业务量急剧下降、成本大幅提升也使得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而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历来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疫情期间无效的成本支出、漫长的资金周期、高额的融资利息等问题让企业经营步履维艰,问题更为突出。

二是服务欠缺。疫情之下,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服务、物流、交通、后勤、培训、广告等生产型服务业集聚萎缩,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

    三是劳动力不足。一直以来,制造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都处于紧缺状态,而本次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人员匮乏的状况。部分区域对人口流动限制,可能影响农民工返程返岗。制造业中小企业又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其生产经营大量依靠劳动力,因此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用工及招工。

   四是市场需求下降。制造业产业链长、环节多,各配套单元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一个零件甚至一个工序将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线其它零部件的生产,因此,疫情导致的企业复工难的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市场,一方面已经签约的订单无法完成,另外一方面总体市场下降导致整体需求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五是供应链恶化。中小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疫情导致的复工率低,生产资料市场开业率低,直接表现为原材料、辅件、配件、零件、设备、燃料等的供给不足和配套不够,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而大量中小企业因为对供应链的依赖,无法安排生产或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库存积压、产量不足、延期交货等问题。

   六是服务业滞涨。餐饮、酒店、旅游娱乐、交通等出现断崖式下跌。由于人们足不出户,传统的春节消费旺季遭遇“滑铁卢”,许多餐饮、酒店、旅游等企业损失惨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传统餐饮、批零行业已经出现短暂失业现象。

  七是进出口承压其一是国外对疫情波及到安全问题的产品会暂停或终止对中国的进口;其二是国内复工延迟而限制了国内出口企业的生产和供给,即使国际市场需求未受影响,也难以保障出口产品的充足供给。同时一些国际竞争者会借机抢夺中国企业原有的国际市场,出口压力山大。部分粮食主要出口国家为留住粮食应对疫情而禁止粮食出口,导致我国粮食进口受阻。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八是收入减少。当前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产业分工更加精细,一个环节受到冲击中断,供应链、资金链、产业链都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财税和居民收入。

二.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减负脱困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基石,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国家到地方陆续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的财税支持,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通过再贷款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鼓励地方财政再予以进一步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阶段性(3-5月)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为1%(湖北地区免收),延长纳税申报期限,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项纾困资金,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中小企业的支持;推动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企业对承租的中小企业阶段性减免房租,引导和鼓励园区、孵化器、商务楼宇等市场运营方对承租的中小企业减免房租、物业管理和其他费用,可对让利小微企业的私有用房业主、平台企业给予补贴。

(二)提高金融可获得性。加大信贷支持,增加5000亿元普惠性的再贷款、再贴现,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政策性银行增加3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以优惠利率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 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并免收罚息;优化融资服务,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推进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对于确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符合核销条件的,可按规定核销代偿损失,运用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应收账款抵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强化直接融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规模,尤其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困难的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被投企业投后服务力度。

(三)畅通要素市场流通。保障防控物资需求,减轻企业用水用电用气负担。2-6月,对一般工商业及其它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高耗能行业用户除外)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提前执行淡季价格政策,尽可能降低天然气价格水平。对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水、用气,可实施阶段性缓缴费用,国有供电供水企业对疫情期间欠电费、水费的中小微企业不断供、不收取滞纳金。保障企业网络通信畅通,保障企业运输需求,畅通交通运输通道,不得出现自行设卡拦截、断路等阻碍交通现象。

(四)支持企业复工稳岗。引导企业用好各类人才信息供需对接平台,推进线上供求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促进返工人员及时到岗, 可运用信息化行程证明”“健康码等手段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帮助企业做好员工返岗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点对点的专车(专列)运输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岗位培训,鼓励企业在停工期、恢复期利用中国职业培训在线等国家级培训平台提供的视频课程、电子书等教学资源,提升员工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对企业吸纳下岗失业、农村劳动力、转岗职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按规定开展培训给予补贴;减轻企业用工负担,从2月起,可阶段性(最长不超过5个月)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阶段性(最长不超过5个月)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依规返还部分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

(五)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广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平台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和数字化管理,鼓励互联网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办公服务,支持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以网络化协作弥补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足,通过协同制造平台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实现技术、产能与订单共享: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部署应用;支持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发展,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推动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生鲜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中小企业发展。   

(六)推动参与国际市场。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恢复出口订单,协助因疫情导致外贸订单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的中小企业申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减少企业损失,对确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履行相关义务的企业,协调不记入信用记录;对中小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的费用给予适当补贴,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加快出口备案企业审批流程,压缩检疫审批时长;优化出口前监管,提供便捷出证服务,有针对性地做好出口货物检疫证书、处理证书、原产地证、卫生证书等出具工作。加快验放进口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对企业生产急需进口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做到快速验放,如需实施查验的,提高机检比例,减少开箱检查,满足企业顺势监管需求;降低进出口环节通关成本。阶段性减免滞报金和滞纳金,对关税保证保险及加工贸易核销、结转、内销等业务允许企业申请延期办理。

.湖南中小企业在困境中突围   

疫情带来的全球各国封城、封国,阻断人流物流,阻断交通运输,已经对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创,对我省部分中小企业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对我省一季度经济运行产生冲击,主要表现在加剧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延缓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抑制内外商务经贸活动、加大稳就业压力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我省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的政策,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政策,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度过疫情“寒冬”。

首先,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帮助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我省积极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广基于互联网面向中小企业的云上服务,同时联合金融机构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共同推进企业有序地复工复产。湖南省依托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面向全省优秀云服务商征集了69款疫情防控管理、远程办公服务和产品,在疫情防控阶段免费提供给企业使用。与此同时,湖南省还举办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云上服务资源对接会。通过云服务机构在线直播+云服务产品视频展播,实现云服务资源线上对接。

其次,宣传国家支持政策,帮助融资纾困。湖南省续贷中心已上线运营“e续贷微信小程序,开发了省中小企业续贷业务网上受理系统,通过线上方式打造中小企业续贷申请的快捷通道。同时,续贷中心窗口平台已首批入驻10家银行机构,实行线下集中办公,提供现场服务。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银行等11家银行采取在线开设直播或录制VCR等形式,解读国家有关部委、省政府陆续出台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了解金融政策工具和产品,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再次,支持企业缓解人力资源紧缺问题。 就缓解招工难的问题,邵东市建立线上、线下双线响应机制,将原本计划推迟的3场现场招聘会全部改为线上进行,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发布企业用工岗位信息,集中力量做好线上招工。同时,组建人社服务专员队伍,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的招工缺口,建立信息互通联络机制。邵东市人社局还抽调精干力量,成立5支招工小分队,分5个片区网格化包干到全市26个乡镇,开展就业用工线下宣传及企业用工对接,引导原在邵东企业务工的老员工、现暂留在邵东的原外出务工人员及各乡镇闲散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对在同一园区工作且居住相对集中的务工人员,组织安排专车接送,对外地来邵东就业人员给予交通补助等。

第四,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支持中小企业进出口。湖南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海关、税务、信保等部门出台实施多项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长沙海关坚持特事特办、从快从简,推进简化通关手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全面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确保外贸企业恢复生产、扩大产能急需进口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快速通关;长沙海关加强与长沙国际铁路港经营单位、中欧班列运营方的联系配合,积极协调解决通关方面的问题,保障了货物顺利发运,长沙成为疫情期间全国4个保持每日一班的“日班”开行站点之一,有力保障了进出口货物贸易通道的畅通。今年12月,我省共发运国际班列49列,同比增长133%税务部门将继续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外贸出口企业应享尽享,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出口退税备案、申报、证明开具均可在网上进行,并暂免于提供纸质资料。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持续推动金融八条落实落地,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用好外汇绿色通道等特殊时期政策,为外贸企业的跨境收付汇简化手续、简化流程;深化外汇放管服改革,为外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中国信保湖南分公司开辟绿色理赔通道,进一步降低保险费率,进一步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大对湖南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承保支持。

第五,完善商务服务,延长服务臂膀。湖南省商务厅出台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衡阳市商务部门积极会商市财政部门提前预拨稳增长保目标促发展资金160余万元,助力外贸企业恢复产能;已上报华菱衡钢、融新达实业、得阳鞋业、瑞达电源等32家企业,作为第一批名单正式发文给省内各大金融机构进行对接;212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华菱衡钢发出衡阳市首份因疫情不可抗力证明书,为涉及合同金额114万美元未能履行免责,219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也收到合同金额1856万美元因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长沙商务部门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黄花综合保税区“淘淘”电商即便在疫情期间,跨境消费实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复工以来的平均日订单量超过往年11”,每天要向境外发出4000多纸尿裤、奶粉、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包裹。邵阳市商务局协助山立水电公司借助现代通讯技术,采取境内外远程在线办公的办法,弥补员工不能及时抵达现场的局限,积极与海外企业、海外业主沟通,确保境外项目有序推进。数据显示,截至316日,湖南外贸企业复工率已达95%

病毒无情人温情,中小企业逢春霖。面对新型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湖南中小企业危难之际迎来了国家和省政府扶持政策的“及时雨”。依托各级各部门的一流公共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充分整合国内外资源,我省中小企业将必然冲出疫情重围,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稳外贸政策发力 湖南进出口逆势突起
下一篇:周厥忠执行会长会同华电郴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健考察东安

分享到:
0
  企业列表
中小企业志愿服务工作站[详情]
高桥润川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示中心[详情]
湖南金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详情]
湘潭市电力工程机械厂[详情]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详情]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工作动态 | 企业信息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湖南省宏远经贸研究院 91430102591001637G 电话:0731-89920760 传真:0731-89920760

单位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路98号省商务厅3号楼507-618 备案号:湘ICP备19022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