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城 纾解古都
在埃及首都开罗,城市的脏乱、拥挤和喧嚣饱受诟病。早在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用“粗粝的喉音,类似野兽的吼叫”形容每天在开罗的生活状态。而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开罗人口从350万激增到了2300万,聚集了四分之一的全国人口,其中1100万人生活在违章建筑中。
为此,埃及政府计划在开罗以东的45公里处建设可容纳500万人的新行政首都,以缓解开罗现在面临的高房价、污染和人口压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建公司与埃及政府签署了预算高达450亿美元的商务区建设计划。其中开罗新首都CBD项目是中资企业在埃及市场上承接的最大单个工程,包括1栋345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楼、12栋高层商业办公室、5栋高层公寓楼和2栋高层酒店。
由中建公司承建的从开罗市区到新首都的轻轨项目也正在筹建,这直接解决了两地的通勤问题。新首都项目还将串联起苏伊士运河经济带和红海经济带,创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助推埃及民众生活改善和国家复兴计划。新首都预计在2018年迎来首批居民,“一带一路”倡议使这个拥有近14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让开罗民众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的期盼。
曾在中国留学的埃及女孩阿米娜告诉记者,她十分感谢中国政府和企业为埃及人民作的贡献,由衷期待中国企业承建的新首都项目,这不仅是因为她曾亲身体会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魅力,还因为这可以增进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盖得起房 乘得稳车
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过于单一、失业率居高不下是不少非洲国家的现状。在赞比亚,由于国内相关物资和技术水平的匮乏,建筑材料大多依赖进口,装修一套房屋所需的材料仅运费就要3000美元。以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投资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项目将于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生产,水泥砖石等建筑材料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赞比亚来说意义重大。工业区建成以后,还将直接或间接创造2000到3000个就业机会,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目前有600多家中国投资公司在赞比亚经营,领域涉及制造业、电信、矿业、农业、贸易和建筑业。2016年,中国对赞比亚的直接投资达到2.95亿美元,为非洲之最。
2015年,在南非曾发生一起恶性火车事故,由于交通信号出现问题,两辆通勤列车相撞,共造成200多人受伤。南非铁路建设时间久远、设施落后、事故频发,改造升级迫在眉睫。在南非政府看来,中国是全球铁路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向经验丰富、质量优良的中国铁路企业“取经”是最好的方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南非国有运输公司与中国中车签订了约600辆机车的购买订单,加速推进南非铁路系统升级换代。目前南非政府还规划了三条铁路线,计划连接南非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旅游胜地开普敦等重要城市,打通印度洋至大西洋的陆上交通网,初步投资高达130亿美元。目前南非政府正与中国企业探讨铁路线的具体合作项目,这是带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和中非经济合作的又一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