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与巴基斯坦投资合作迎来机遇
长沙市商务局 文解亮
今年7月28日,巴基斯坦选举委员会发布25日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的初步计票结果,伊姆兰·汗领导的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得票最多,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伊姆兰在7月30日会见我驻巴基斯坦大使时称,发展对华友好关系是巴举国共识,正义运动党支持“一带一路”合作理念,并坚定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正义运动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希望中国继续支持巴经济社会发展,愿积极学习中国在反腐、扶贫、环保、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正义运动党执政后或将为中巴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湖南中小企业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巴基斯坦过来的投资与合作。
一. 巴基斯坦基本情况
(一)典型的高原国家。巴基斯坦全国领土为880,254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海岸线长980公里。国家首都伊斯兰堡,其他主要城市有卡拉奇、伊斯兰堡、拉合尔、拉瓦尔品第、白沙瓦、费萨拉巴德、木尔丹、海德拉巴、苏库尔、吉尔吉特、奎达、瓜达尔港。国家货币为巴基斯坦卢比。
(二)宗教复杂的多民族国家。2017年8月25日,巴国家统计局公布总人口2.08亿,为世界第六大人口国;其中农村人口约为1.32亿,城镇人口约0.76亿,分别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4%和36%。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人占63%,信德人占18%,普什图人占11%,俾路支人占4%。巴基斯坦还有克什米尔人、布拉灰人、奇特拉尔人和古吉拉特人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和部落。在巴基斯坦华人华侨约8000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根据宪法规定,巴国教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徒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5%。此外还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但仅占全国人口的5%。
(三)政治上实行半总统共和制。1973年宪法颁布后实行两院制,即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国民议会经普选产生,参议院按每省议席均等的原则,由省议会和国民议会遴选产生。巴实行多党制,现有政党200个左右,其中最主要的政党有:巴基斯坦人民党、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领袖派)、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
(四)建国简述及外交政策。巴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关于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包括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3月,东部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同年12月孟正式独立。巴基斯坦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主张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重视经济外交。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南北差距。已同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和领事关系。
(五)自然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根据巴基斯坦地
质调查局(GSP)的估算,煤炭资源量在1850亿吨左右,其中1840亿吨在信德省,占全国总量的99.5%。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4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400万吨,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4.8%。
二. 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及中巴合作情况
巴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第25大经济体。经济结构由主要是农业为基础转变为服务业为基础,粮食产量很多,大米、棉花还有出口,水果资源非常丰富,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尽管如此,农业只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20%;而服务业占53%,批发和零售贸易占这个产业的30%,其他主要产业包括软件、机动车辆、纺织、水泥、化肥、钢铁、电力、天然气、石油、造船、航空航天工业和军火生产等,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对外贸易方面,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据统计,巴基斯坦连续5年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2017年经济增长率已接近6%;
巴政府推行广泛的结构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业化,扩大出口,缩小外贸逆差。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根据巴基斯坦央行周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8年6月单月,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2.92亿美元,同比增长21.76%。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2018年世界投资报告:投资和新产业政策》,称受益于中巴经济走廊带动作用,2016年巴基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24.79亿美元,2017年增至28.0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直接投资牢固占据首位,达15.8亿美元,英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瑞士分列二至五位,对巴直接投资分别为2.78亿美元、1.41亿美元、1.27亿美元和8810万美元。就投资领域而言,电力领域仍位居吸引投资首位,上财年共吸引直接投资8.85亿美元;其它主要领域为建筑、金融、油气勘探和食品领域,分别吸引直接投资7.07亿美元、2.76亿美元、1.95亿美元和1.06亿美元。
中巴自巴基斯坦建国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亲密合作关系。1950年,巴基斯坦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从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展了贸易业务。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82年10月,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2006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07年7月开始实施。 2009年2月,两国签署《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当年中国成为巴第二大贸易伙伴。2015年4月20日,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和总理穆罕默德·纳瓦兹·谢里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伊斯兰堡共同发表中巴《关于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项目主要包含核能、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和瓜达尔港建设三大领域构成的一揽子项目投资计划,投资总额约460亿美元。能源投资是双方重要合作领域,涉及5台核电机组、中巴经济走廊涉及约27个能源合作项目。2017年5月13日,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水利合作备忘录,涉及印度河流域的5个水库项目,项目总金额达500亿美元,其中迪阿莫-巴沙大坝建设是上述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涉及金额达120亿美元,预计今年9年内完工。中国已经超越阿联酋,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巴经济走廊在基础设施领域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有效改善了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环境,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新增就业,在巴基斯坦建成了1700多公里的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高品质的公路也在快速建设中,巴基斯坦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停电的历史。同时,工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瓜达尔港港口建设日新月异。截至目前,走廊建设已为巴创造直接就业岗位近6万个,预计在2015~2030年将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巴基斯坦各界高度评价中巴经济走廊,认为其是巴基斯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
三. 巴基斯坦投资合作优势及机会
巴基斯坦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巴两国政府联手打造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性项目之一。作为我国在南亚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巴基斯坦拥有近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开放程度高,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巴基斯坦的人口结构偏年轻化,青年人占人口总量比例高,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常适合在巴基斯坦发展,比如说纺织业。当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与之对应的则是巴基斯坦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之巴基斯坦国内一直在积极发展纺织业,已经有多家中国纺织企业选择转移至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能够为这些落地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建设大量特区供国外企业入驻,非常欢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落户特别经济区。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巴基斯坦希冀在农业领域与中国展开深入合作,包括技术转移、成立合资企业等。此外,巴基斯坦也欢迎IT等高新技术企业赴巴发展,当地丰富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劳动力资源也将很好地支持产业发展。三是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潜力巨大。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带来了一批基建和交通项目,建材行业因此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巴基斯坦方面同样欢迎该领域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发展。四是拥有非常健全的投资促进委员会体系,除了位于首度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投资促进委员会,各省政府均设有省级投资促进委员会,提供投资政策、贸易信息、招商活动等资讯。除此之外,巴基斯坦商务部下设投资贸易发展局(TDAP),该部门在巴基斯坦主要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能为到访的商务代表团及企业提供信息帮助。
政府和民间大力欢迎投资。巴基斯坦政府推行经济改革和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制定了较宽松、自由的投资政策,希望通过改善政策体系、提供优惠待遇和良好投资服务来增强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力。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均向外资开放,外国和当地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允许外商拥有100%的股权,允许外商自由汇出资金。此外,外商在巴投资享受设备进口关税、初期折旧提存、版权技术服务费等方面优惠政策。限制投资的领域只有武器、高强炸药、放射性物质、证券印制和造币、酒类生产(工业酒精除外)这5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巴基斯坦是伊斯兰国家,外资不能从事歌舞厅等娱乐休闲业。
针对国内安全环境,为更好保障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安全,巴基斯坦方面专门制定了安保举措,政府与军队联手成立特别部门,以保障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及中国企业安全。事实上,这种安保举措不仅覆盖项目本身,也将保护中国企业的安全,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之外的企业与项目。
四. 湖南企业与巴基斯坦合作风险防范建议
我省对巴基斯坦出口主要是无缝钢管、化工产品和箱包,进口的主要是棉花、毛皮和矿产品。经核准在巴投资的湖南投资项目主要是矿产品勘探开发、水稻技术研发等,隆平高科与巴基斯坦水稻研究委员会、嘎德农业公司在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成立杂交水稻研发中心协议。我省中小企业对巴基斯坦的合作,主要存在以下机会:首先是贸易机会,巴的工业体系不完整,80%以上的商品不能自产,需要从国外进口,正在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带动各类商品的需求巨大,我省的建材、食品、五金、服装、电子产品等拥有巨大的市场。其次,项目加工合作,如大米、芒果、香蕉、奶制品、肉类等农业、畜牧业,巴基斯坦,香蕉种植面积大约35000公顷,但因为受储存设施和加工影响,造成每年出产的香蕉约30%被浪费掉,香蕉的初加工及包装,以及香蕉粉、香蕉酱等深加工,丰富的芒果、牛奶、牛羊肉等农畜牧产品开发利用都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再次,新能源方面合作,巴基斯坦信德省推出50MW风能发电项目,这条60公里宽、180公里长的风带月均风速超过7米/秒,开发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国内电力仍面临短缺难题,长期依赖进口。我省风机生产企业、电力企业、水力发电企业、发电设备企业、电缆企业都可前往寻求项目开发。四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合作,巴基斯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密度仅为0.32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南亚地区的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水平;铁路布局失衡,设施老旧,且货物和旅客运送能力均较低。巴政府力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在设法引入外部投资者,巴的基建项目对于我省像湖南建工、湖南路桥、中南建设等拥有国际市场工程建设丰富经验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市场。
但是,巴基斯坦投资环境仍存在较多问题和瓶颈,如电力短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政局时有动荡、安全形势较严峻等。我省在巴投资的生产和贸易企业务必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一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利益,特别是做好项目及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调查和评估,有效规避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二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加强与东道国政府、企业之间的交往,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寻求决策者的支持,三要省商务、外事、贸促等部门积极为对巴基斯坦投资企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一方面可以提供政策法规解读、项目咨询、投资建议等相关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巴的研究机构或智库的合作,从而影响当地政策,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四要多多利用政府平台和信用保险支持,目前,我省已经设立黄花综保区、岳阳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等多家海关特殊监管区,便利我省企业和巴方企业进出口产品,湖南的五定班列、中欧快线也使湘巴之间货物陆路运输更为通畅,投资企业、进出口企业还可利用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降低生产经营和贸易风险。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按照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要求,帮助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湖南省贸促会、省工商联和巴基斯坦湖南商会拟于2018年10月9-11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共同举办“2018巴基斯坦湖南商品展览交易会”,为我省中小企业产品进入巴基斯坦搭建平台。省商务厅和长沙市人民政府也将在2018年12月5-9日在长沙举办中部(长沙)进口博览会,届时巴方企业将携该国的地毯、工艺品、木制品、纺织品等来我省展销。随着湖南和巴基斯坦政界与民间交往不断扩大,我省必将会有更多中小企业加快进入巴基斯坦市场,我省人民也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巴基斯坦的风情特产。